2011年11月29日
歲寒山人:那些年…情懷:政府山建築群 (蘋果日報,2011年11月23日)
自特區政府心臟遷離中區政府合署以降,社會各界紛紛討論「政府山建築群」之去留,會否步皇后碼頭、天星碼頭後塵,全面拆卸供地產發展用途。珠玉在前,對於消滅歷史為尚的政府而言,「政府山建築群」除用作首長辦公外,還披上一層金光閃閃的英國殖民地面紗,教人揮之不去。正如皇后碼頭及中環天星碼頭的悲慘命運,現址已給推土機將歷史印記埋得一乾二淨。誰在意新建的道路淹沒多少情和事?地產霸權、發展硬道理這對兄弟,彷彿主宰九七主權移交後香江之生死。
回顧灣仔利東街的慘痛教訓,以至今天面目全非的灣仔街市、長期丟空的中環街市等,多少有心人及保育人士為爭取原址保留作其他用途而動容。除了建築物本身外,當中更隱含街坊鄰里之情及歲月流金之點滴,只有特定的時地人方可孕育興盛,並非朝夕而成。「政府山建築群」正好純然不獨立存在,周邊還有前港督府、聖約翰座堂、動植物公園、藝穗會、堅道主教座堂、港中醫院等等,儼如一隊優秀足球隊,各司其職,散發不同的人文氣息及功能。九七主權移交前,昔日的中區政府合署/布政司署並沒有裝上圍柵,遊人可隨意進出,感受獨有人文歷史氛圍。反觀今天添馬艦「門常開」,除帶有一種生人勿近的躁動外,還展示中共式庸俗浮誇的極權美學。古諺云:「大隱隱於市」,相比「門常開」,「政府山建築群」正充份體現古諺中的智慧。
雖云近日政府在拆卸重建中區政府合署西座上讓步,筆者認為全面保育「政府山建築群」,方能保留完整人文歷史的風景及光環。想一幢與周邊環境不倫不類的建築物聳立在旁時,任何形式的事後保育也徒然。地產霸權糖衣下的包浩斯式建築灣仔街市,便是活生生的例子。究竟,「政府山建築群」除了人文歷史價值外,還展示英國殖民地管治的智慧。銳意摧毀歷史記憶的政府高官們,不要忘記,你們不少也從政府山走出來。
歲寒山人
自由撰稿人
蘋果日報連結: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template/apple/art_main.php?iss_id=20111123&sec_id=4104&subsec_id=15337&art_id=15825720&coln_id=155336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