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18日

陳雲:霸權規劃 瓦解香港



粵港澳三地政府構思的「宜居灣」,原來是移居灣。

上月,瑞銀投資研究執行董事王震宇認為,香港窮人買樓難,這些「低增值人士」應該離開香港,以騰出空間讓高增值人士來港。港府坐視樓價高企而貧者困厄,原來有流徙人口的作用。怪不得,英治時期的「二元經濟」格局,近年銷聲匿跡。

所謂二元經濟,是用補貼地租的方式,照顧在高地價及知識經濟影響下的貧者,另外為他們開闢租金的居所和謀生空間,居所如公屋、居屋或新界寮屋,謀生空間如農田、工廠大廈、小販區、屋邨商場及街市等。董建華時期,主張以公營房屋及本土經濟照顧低收入階層,曾蔭權上台之後,卻完全放棄了照顧貧者的政治責任,原來中共的管治思維有大變動。

從宜居灣文件的規劃思維可見,中共正準備用人口流徙的方法,瓦解香港社區。曾蔭權政府樂得安閒,只須順應北京的命令,將香港貧者流徙內地,騰出空間,使內地富人南來填補便可。這是用高地價政策為工具,進行階級清洗。

由於香港的民心與制度不同,成了近代中國的政治顛覆基地。中共乃極權統治,對港策略並非成全香港以成全中國,而且消解香港以消解中國,使中國成為富商租界,中共則是奴隸監護人。

此前,中共用金融控制、產業空洞化的方法迫使香港的上層階級就範,此後,將用空間政治的方法,高壓規劃香港,將金融、物流和創意等產業稀釋到內地,整個香港被中共消解。

人口流徙是共產極權政府統治的慣技,剷除農業社區,使人離去鄉土,不能組織鄉黨抵抗,遷移城市貧民,使知識階層與底層勞工無法接觸,用地產公司管理社區,消解市民的自主意識,不能團結抗爭。

保存香港整全的城邦性格,不是為了香港獨立,而是為了救中國。只有香港才有意外形成的現代化公民性格(誠信、自由、開明、守法),這種公民性格,是中國現代化亟需要的。然而,香港的公民性格必須寄託於整全的城邦社會,拆毀舊區,剷除郊野,流徙貧民之後,單是香港的中產階級是無法維繫香港的公民社會的。

宜居灣計劃,是謀殺香港,也是剷除中國境內唯一可供參考的現代社會典範。然而,賣國求榮的中共,於此是毫不憐惜的,因為現代文明社會和公民精神,會革共產黨的命。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